扶養費是甚麼?對方不付扶養費該怎麼辦?-律師帶您了解扶養費相關問題

扶養費是指父母依法對未成年子女提供的生活支援費用,目的在於保障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確保其能夠健康成長,享有適當的教育與醫療照護。根據民法第1117條,當子女處於「不能維持生活」且「無謀生能力」的情況下,父母有義務提供扶養費。
在現代社會中,離婚已成為一個普遍現象,許多家庭因為各種原因走到分離的十字路口。然而,對於父母而言,離婚不僅是兩人關係的結束,更是一場涉及未成年子女福祉的重大挑戰。未成年子女的親權問題,成為離婚訴訟中的焦點,尤其在父母無法就親權分配達成共識時,往往需要法院介入進行裁定。如何確保子女的最佳利益不受父母間爭執的影響,是每一個法院判決的重要課題。

本文將探討離婚過程中未成年子女親權中「友善父母原則」的具體內容及其對親權判定的影響,並深入分析父母應如何在法律框架下維護孩子的最佳利益,避免成為親權爭奪戰中的不友善角色,為孩子創造一個穩定、健康的成長環境。

一、什麼是扶養費?

扶養費是指父母依法對未成年子女提供的生活支援費用,目的在於保障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確保其能夠健康成長,享有適當的教育與醫療照護。根據民法第1117條,當子女處於「不能維持生活」且「無謀生能力」的情況下,父母有義務提供扶養費。

(一)扶養費跟贍養費的不同

扶養費和贍養費經常被混淆,但其性質和目的不同:
扶養費是指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義務,不因父母離婚而中止。即使父母離婚,雙方仍有責任提供子女生活所需的經濟支援。
贍養費是指在離婚後,一方要求對方提供的生活費用,通常是針對配偶提出的要求,目的是為了維持離婚後生活的基本需求,並與是否有過錯有關。

(二)誰需要付扶養費?

扶養費的支付責任主要由父母承擔,不論父母是否離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責任是法律明文規定的。具體而言:

(三)離婚後還需要負擔扶養費嗎?

父母在離婚後仍然有扶養子女的義務,無論孩子由哪一方照顧(主要照護者),另一方仍須依其經濟能力支付扶養費。

二、扶養費如何計算?

扶養費的計算通常依照父母雙方的經濟能力、子女的需求、生活成本等因素進行決定。具體計算方法包括:
1. 基本參考數據:法院會參考「行政院主計總處全國收支調查報告」中,針對不同地區的「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作為未成年子女生活所需的基準。
2. 父母經濟狀況:根據父母的收入、財務狀況、社會地位等,法院會決定扶養費的分擔比例。若父母收入差距較大,則高收入方可能需支付較多的扶養費。
3. 未成年子女的需求:根據子女的年齡、學業情況、特殊需求(如健康問題等),法院可能會調整扶養費的數額。例如,若子女有特殊才能或需求,扶養費可能會適當增加。
4. 分擔比例:通常情況下,扶養費由雙方父母平均分擔,但若一方經濟條件較為困難,法院會根據雙方具體情況調整扶養費分擔比例。

三、對方不付扶養費怎麼辦?

(一)是否已有約定扶養費
1.如已有約定扶養費金額並經公證,可以持公證書或離婚協議書作為執行名義,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執行對方名下的資產。
2.若未約定就須以未成年子女的名義向法院提請求對方給付扶養費用之訴訟,再得到勝訴判決後,可依判決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對方資產。

(二)聲請強制執行的步驟:
1.準備必要證據資料,如執行名義、對方財產資料等
2.向管轄法院提出聲請。
3.法院後會依對方的資產進行執行,包括扣押薪水、查封拍賣動產、不動產等方式。

透過法院的強制執行程序,未支付扶養費的一方會被迫履行支付義務,確保未成年子女能夠獲得應有的扶養支持。

四、專業家事律師推薦|理林律師團隊為您解決扶養費的問題

遇對方不願意支付扶養費用,推薦您直接尋求理林法律事務所專業家事律師團隊的協助。理林的專業律師團隊,可以為您提供完整的家事法律服務,使對方履行應盡之義務。

理林法律事務所擁有豐富的家事案件處理經驗,可以同理您的處境,陪您走過煩人的訴訟過程!並依據不同家事情況量身擬定方案,提供最合宜的親權案件解決方案,協助您快速解決有關親權的家事法律問題。 

面對離婚、監護權、探視權、扶養費等各種家庭糾紛,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嗎?歡迎直接點擊下方按鈕加入LINE好友來電諮詢
LINE諮詢
huang lawyer
王文宏律師

擅長  
民事 / 刑事 / 家事訴訟  
智慧財產案件 / 非訟事件 
不動產訴訟相關爭議
每年經手上百件案例,成功為當事人爭取最佳利益。

延伸閱讀